案例背景
马同学,男,河南洛阳人,16级大专文物修复与保护专业毕业生,他通过单招的方式考入了我校。这位马同学很快成为了让他的辅导员最为头疼的一个学生,自入校以来,逃课、打架、喝酒都成了家常便饭,最严重的一次是该生因为打架视频被传上网络,并以3.5亿的播放量上了微博热搜,马同学一“战”成名,一度成了学校的“网红”,马同学也成为了辅导员“重点关注学生”。
案例解决
青春期的叛逆心理是造成该生不愿完全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,经常逃课的内部因素,且该生学业上进展不太顺利,也缺乏对人生目标的规划,因此很难对自己产生比较高的价值感和认同感。从外部来讲,该生缺少兴趣爱好的引导,对学校相对单一枯燥的学习生活不能产生动力,这些都是造成该生成为“问题”学生的原因。为此,该生的辅导员做出以下几点解决方法:
首先,用平等真诚的态度与该生进行对话。辅导员调整心态,带着关心的态度与该生沟通,逐渐获得了该生的信任,打消了马同学的排斥心理。
其次,针对该生对自我成长发展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的内在矛盾,辅导员根据该生较为外向开朗、思维活跃、社交能力强的特点,有意识地引导他多与剪纸课老师沟通,培养该生学习剪纸技艺的兴趣,在学习的过程中,该生剪纸技艺逐步提高,创立了剪纸社团,并成为了社团的社长,这极大地增强了马同学的自信心。
最后,辅导员和剪纸指导教师多次鼓励该生带领社团去参加各种活动,用这种方式帮助该生逐步寻找到自我效能感。
取得成效
通过这件事情,该生在各个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升和改变。在校期间,他创立了“洛阳职业技术学院剪纸艺术研究社团”,带领社团成员以剪纸艺术为依托开展了一系列的公益活动,被评选为2020年度“洛阳市优秀青年志愿者服务组织”和2021年度“全国高校百强社团”,在2021年度洛阳中学雷锋志愿服务工作中,还被评为“优秀志愿服务组织”。
在实习期间该生充分发挥朋辈影响作用,带动同班的其他三名同学一同走上了创新创业的道路,成立了融资600万的“洛阳匠作文化传播有限公司”,同年在“创青春”中国青年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得了互联网组河南省金奖,这次奖项是我校首次获得。除此之外,还获得了第六届中国国际“互联网+”大赛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河南省二等奖。
该生在2021年“凤归中原”返乡创业大赛中斩获了洛阳分赛区初创组一等奖。作为优秀青年的代表,他受邀参加了2021年的中国青年主义共青团河南省第15次代表大会。他的个人事迹也被“文旅中国黄河岸边的艺术”、洛阳市电视台“我是传承人”、以及“直播洛阳”“洛阳新闻”等节目中争相报道,他作为首次受邀参加洛阳青年论坛的优秀青年人之一,以实际行动给同龄人做出了表率。
更为重要的是,该生在大学期间品格获得了重塑,更加明确了自己的兴趣所在和未来的人生方向,对职业发展道路有了清晰且明确的规划,此后的人生之路只会走得更加坚定有力,这是该生最大的改变。
启示
辅导员要看到叛逆期学生的两面性,不要随意放弃任何一个学生,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闪光点。
辅导员要重视社团活动,学生工作的亮点部分也取决于社团活动开展的活跃程度。
辅导员要注意沟通的有效性,对待叛逆心理较重的学生不要带着有色眼镜去对待,要放下架子,用心沟通,让学生真正感到被尊重、被关注。
另:2022年6月,该德育特色案例《灵魂摆渡人:一“剪”成名,用兴趣点燃青春》被全国高校辅导员联盟线上公众号专栏录用。
